澳门永利APP官方入口-首页(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院系动态

党史学习教育·院系篇| 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

发布时间:2021-05-02     作者:王雯静     浏览:240


五月,携一缕浅夏的芬芳,带着耕耘者的微笑,悄然地给我们送来了劳动的快乐与喜悦。

202151日上午,澳门永利APP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29名师生一同前往仓山区城门镇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开展“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活动,学习革命先烈崇高的民族气节和革命精神,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

在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梁甘甘故居、梁氏宗祠等,了解了曾被朱熹赞叹的“好一块风水宝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梁厝村,学习了“二七”烈士梁甘甘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革命事迹和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展现出来的大无畏牺牲精神。电子1913班学生王俊楠说,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担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参观街区,学习“二七”烈士梁甘甘革命事迹

随后,师生们来到街区的“一米菜园”,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到田间进行翻地、锄草以及围栏加固等劳动。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同学们热情高涨,撸起袖子,带着满心的激动与欢喜进行劳动,忙而有序,不急不躁,全然不顾汗水浸湿了全身。智能1911班学生刘祺说,我们特别喜欢这样“活起来”“实起来”的课堂。把劳动课堂搬到田间,让同学们通过知农事、体农情、会农活,感受到劳动者的辛苦,期待跟着思政课老师的脚步走到更多的地方,有更多的感受和更大的收获。

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围栏加固

同学们在田间翻地锄草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冬福教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锄头

劳动之余,承担本学期劳动教育课程理论教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8位老师进行了第一阶段课程小结教研活动。大家就本学期2020级课程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未来2021级课程拟开设情况进行了研讨,明确了下一步的教学和研究的方向,强化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助推了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升,做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冬福说,新时代赋予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新内涵。此次活动把劳动教育落在田园里,在乡村中动起来,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堂。让同学们动手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更加深刻认识到加强劳动教育对于塑造个人品格、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开展关于劳动教育课程小结的教研活动

看得见田园,闻得到书香。本次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综合教研室“学党史,铸信念,强技能”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以“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为主线,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契机,组织一场户外劳动实践,举行一次专题教学研讨,把握时代脉搏,传承红色基因,重温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引导大学生增进劳动认知、深植劳动情怀、锤炼劳动品质、养成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

师生合影

 2021430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他强调,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高校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职责使命,思政课堂是青年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课程和实践是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推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在普及劳动教育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等劳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探索实践“劳动+思政”“劳动+专业”课程体系,培育积极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做、悟,构建学校、社会、企业、家庭多方协同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劳动教育的“大合唱”。【马克思主义学院报道】